寻钱网配资 优化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
经济日报记者 王宝会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旨在建立健全涵盖普惠金融服务、普惠信贷、普惠保险的综合普惠金融体系,有效支持薄弱领域、欠发达地区发展。在《实施方案》的指引下,商业银行要尽快疏通普惠金融服务的堵点和痛点,锻造县域乡村金融服务长板,构建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不同机构优势互补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10年来,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普惠金融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逐步确立。
当前,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普惠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金融强国目标,要继续优化顶层制度设计,明确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
《实施方案》提出,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银行保险机构要深化普惠金融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分工明确、各具特色、有序竞争的供给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表示,《实施方案》在操作层面对《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等进行了细化,特别是从普惠金融机构体系、普惠信贷体系等角度出台了针对性政策举措,引导不同银行机构立足特点深耕普惠金融,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
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在业务范围内强化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在日前举办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副书记张小东表示,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政策性银行强化先导作用,聚焦基础设施薄弱的欠发达区域,通过投放中长期贷款,为后续产业发展和商业信贷打好基础。
大中型商业银行要发挥主力军作用,立足自身特点制定普惠金融战略,明确普惠金融业务边界,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加大对科技和创新型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加快推进战略优化升级,打造“更普惠、更均衡、更稳健、更智慧、更具活力”的一流大型零售银行。其中,更普惠,就是要发挥近4万个网点扎根基层的触达优势,推动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充分融合,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多客户、覆盖更广区域、支持更多金融需求。
地方中小银行机构要牢固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适应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变化,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近年来,山东省农商银行在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上持续下功夫,着力提升“支农、兴商、助企、惠民”的服务体系。近3年来,山东省农商银行累计发放各项贷款6.2万亿元,普惠贷款余额达1.69万亿元。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汪雯羽表示,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机构之间要强化信贷产品协同创新,通过机构间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银行机构可以与保险、担保机构等合作创新,推出更多的产品和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可持续性,也能覆盖更多客群。
疏通服务痛点堵点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普惠金融成为银行机构争相发力的重点领域之一。如何有步骤、分层次把优质普惠信贷供给到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不仅需要政策的指引和强化,还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持续发力。
“普惠金融的初衷和职责是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尤其是长尾市场上的主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使金融资源更广泛、更深入、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从而推动经济社会整体的繁荣富裕。”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认为。
目前,我国普惠金融服务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银行机构网点已覆盖大多数乡镇,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
当前,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仍面临挑战。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分析,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普惠金融服务较为饱和,而偏远农村、乡镇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服务覆盖力度不足,导致普惠金融资源配置不均。二是金融机构定位模糊,大中小银行之间有序竞争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对优质小微客户存在重复授信和“掐尖”现象,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三是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普惠金融产品种类较为单一、服务机制发展不完善,同质化问题严重,特色化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各类服务对象的融资需求。四是政策支持不足,尽管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这些政策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缺乏对系统架构和发展策略的具体划分和解释,影响了普惠金融的深入发展。
汪雯羽表示,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市场创新发展,要不断延伸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要尽快完善政策举措,打通普惠金融的堵点;另一方面要协同推动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征信机构等支持性机构发展,它们不一定直接向客户提供信贷产品,而是通过与银行机构合作,进行赋能或提供高质量配套服务,弥补普惠金融的不足,扩大金融服务范围。
普惠金融因实体经济所需而生,随着经济发展,银行还需不断优化服务,提升用户黏性。上海银行党委书记顾建忠表示,应抓好普惠金融的综合化服务。对于普惠金融而言,贷款服务只占一部分,更多的是结算服务、账户服务、财务管理、汇率避险等。如果只是把普惠金融简单地理解成单一信贷,很容易陷入价格竞争。普惠金融不是一味地调低利率,还要提升综合化服务水平,这是普惠金融的应有之义。
持续深耕县域金融
农村金融机构因农而兴,是补齐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应聚焦支农支小的初心使命,通过主责主业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农村商业银行要依托地缘优势,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满意度。《实施方案》强调,要完善丰富乡村金融服务,巩固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保障能力,允许金融机构结合当地需求情况优化存量网点。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洞头农商银行副行长黄伟庭表示,银行通过优化存量网点、强化数字赋能,构建“网点+丰收驿站”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为乡村普惠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汪雯羽表示,农村商业银行利用网点、人缘等优势获取独家客户信息并创新性地为农户、小微企业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成功应对大行下沉的挑战,有助于保持并扩大农村金融市场空间。
此外,《实施方案》提出,要提升县域金融服务水平,加强监测指导,鼓励开发贴近当地需求的金融产品,支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破解科技型小微企业缺少抵押物的难题,多地银行创新金融产品,以期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鹿城农商银行信贷业务部副总经理邵建炎认为,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银行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信用贷组合模式,把企业专利技术转化为融资额度,叠加信贷审批服务优化,将加快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李广子表示,健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有助于筑牢普惠金融服务基础。普惠金融主要服务长尾客户,银行应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在提供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将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融入更多生活场景,打造多元化、全周期的普惠金融生态,提高县域金融服务效率。银行要聚焦县域经济中各类经营主体的融资难点,主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以金融产品和服务精准匹配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涉农等领域的融资需求,推动普惠金融更好赋能县域乡村高质量发展。
益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寻钱网配资 13年行业“霸主”跌落神坛?罗马仕退款难、关店潮、停产风波不断
- 下一篇:没有了